凝血的历史

History of Coagulation

1628
血液循环
英国著名的生理学家,解剖学及外科教授的威廉·哈维 (WILLIAM HARVEY) 在他的著作《心脏和血液运动 的解剖学研究》里描述了血液循环规律。他的此项研究 在当时产生了直接且深远的影响。
1835
组织因子
安德鲁•布坎南 (ANDREW BUCHANAN), 一名格拉 斯哥大学的医生,提出了关于血液中含有一个特殊的成 分能够帮助血液凝固的革命性概念。尽管他本人并不知 情, 这个特殊成分便是组织因子。但是他的实验使得血 凝学研究正式开启。
1882
血小板
意大利病理学家 朱里奥·比佐泽罗 (GIULIO BIZZOZERO) 在显微镜下从人类和动物的血液中发现了血小板。他的研 究表明了血小板是血液中第一个粘附在破损的血管壁上的
成分,并参与凝结过程形成了纤维蛋白凝块。
1905
血液凝固理论 的首次描述
德国医生保罗莫拉维茨 (PAUL MORAWITZ) , 系统地诠释了血液的凝固现象并阐明了参与血液凝 固的4种必要因子:促凝血酶,凝血素,纤维蛋白 原和钙。尽管此理论还不是十分完善,但依旧奠定 了“凝血瀑布”学说的基础。
1916
肝素
肝素最早是由美国人杰伊麦克莱恩 (JAYMCLEAN)从狗的肝 脏中提取出的。肝素最早于1935年用于临床实践。从那之后,由血栓导致的死亡率从18%大幅下降到0.4%。如今,肝素依旧 被广泛使用,同时可以通过aPTT或抗Xa活实验来进行监测。
1935
凝血酶原 时间
美国物理学家及化学家 ARMAND QUICK, 阐述了凝固时 间的测试原理。由于在整个凝固过程中只有凝血酶原和纤 维蛋白原的参与,因此它也被Armand Quick称为凝血酶原 时间 PT ,它有时也被称为快速时间 Quick time, QT 。PT 现在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凝血检验项目。
1939
维生素K拮 抗剂
双香豆素是从发霉的甜三叶草叶子中提取的,在观察 到很多食用了发霉甜三叶草的牲畜发生致死性大出血后发 现了此类物质。双香豆素最初被用作灭鼠剂,后来被当成 药物来使用。在华法林 出现前,双香豆素曾被临床医生 当做临床治疗的抗凝药物来使用。
1953
活化部分 凝血活酶 时间
RD LANGDELL RH WAGNER 和 KM BRINKHOUS 阐述 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测试原理。aPTT 能够用于 区分正常血浆与血友病患者血浆,而之前提出的PT检测却无 法实现。 aPTT在临床实践中,aPTT实验结合PT实验可以诊 断很多异常出血情况。因此,aPTT实验的发现也被认为是开 启了血凝检测史上的新纪元。
1954
凝血因子
大部分的凝血因子在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之间被发现。 最早这些凝血因子是以第一个被诊断为该因子缺乏的患者 名字命名的,后来为了简化命名在1954年开始统一应用 罗马数字对它们进行命名。
1964
凝血级联
两个相互独立的研究团队提出了关于凝血级联反应的概 念,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凝血瀑布”学说。这一 学说描述了从各个凝血因子的激活到并最终形成 纤维蛋 白凝块的全过程,并从因子激活的级联放大效应解释了血 凝现象的速度与规模。
1980's
血凝学实验检 测的自动化
八十年代,Stago正式推出第一台半自动血凝仪 ST888, 标志着探索血凝学实验检测自动化检测 技术的开端。自此,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血凝领域 新项目的开展和分析性能提升方面的迅猛发展。
1990's
自动化生 产线
在90世纪末,第一批完整的自动化检测设备投入到医学实 验室。这些 “机器人系统” 包括了全自动的生化仪、 免疫和细胞学检测设备,当然也包括全自动的血凝分析 仪。20世纪90年代尤为显著的是光学法和免疫比浊法血凝 学检测中飞速发展,尤其是在诊断血栓形成的领域,例如 循环抗凝物的检测以及检测D-二聚体的实验中。
2008
直接口服抗 凝剂的诞生
抗凝药物家族新成员——直接口服抗凝药出现 了。这些药物(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 度沙班)成为了继维生素K拮抗剂(VKAs)和肝素类 抗凝剂之外的另一选择。他们主要优势在于需要抗凝 的患者在服用这些直接口服抗凝剂期间无需进行常规 的实验室监测。
2018
凝血酶生 成实验
凝血酶生成实验方法最早在1953年被发明出来,为了将 这一个既可用于科学研究又可用于临床诊断的项目被更好 测系统—— ST GENESIA。ST Genesia的诞生能够 使凝血酶生成实验更好地在出、凝血紊乱患者的诊断以及 抗凝治疗的管理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